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校园动态 >> 正文

山东政法学院“行走的法治思政课”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时间:2025-07-22    点击:

7月18日,山东政法学院“行走的法治思政课”暑期大思政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在为期6天的实践活动中,山东政法学院师生与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大学全国五所政法高校师生共同奔赴甘肃兰州、张掖、武威、酒泉、嘉峪关等地,通过实地考察、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行走中感悟思想伟力、传承红色基因。

实践首日,实践团首站来到武威八步沙林场。山东政法学院师生参观了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深入了解三代治沙人40余年将荒漠变绿洲的感人事迹。在压沙实践环节,师生们以“校际混合编组”形式开展“麦草方格”压沙实践,亲身体验生态治理的艰辛与成效。

研讨会上,山东政法学院学生代表林昀霏结合黄河生态保护案例,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法理逻辑,提出“生态法治教育应融入法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建议,获得与会师生一致认可。

7月15日,实践团走进山丹艾黎纪念馆和培黎职业学院。山东政法学院师生通过200余件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深入了解路易·艾黎创办培黎学校的艰辛历程。艾黎先生“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职教理念,不仅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更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的责任担当。

在培黎职业技术学院校史馆,实践团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品和文献资料,系统学习了学校80余年的办学历程。从1942年路易·艾黎创办培黎学校,到如今发展成为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一代代培黎人扎根西部、服务发展的奋斗精神深深打动了在场师生。其后的专题研讨中,师生们就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展开深入讨论,探讨职业教育法治化发展新路径。

7月16日,实践团走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开展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法治思政课”。山东政法学院师生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影像资料,深入学习西路军将士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

在“血战高台”场景复原前,师生们深刻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董振堂将军“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的铮铮誓言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

7月17日,实践团先后参访东方红一号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等航天重地。上午,在东风烈士陵园举行缅怀仪式,感悟航天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仰丰碑;下午,实地考察东方红一号发射塔架、地下指挥中心及两弹一星资料馆,通过历史实物沉浸式学习航天创业史。在酒泉基地,师生们观摩现代化发射塔架、问天阁等设施,从航天精神中汲取法治建设的特殊启示,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7月18日,“行走的法治思政课”暑期大思政社会实践团前往嘉峪关关城实地探访“天下第一雄关”,并在酒泉召开“行走的法治思政课”暑期大思政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分享会。教务处处长张玉成作总结发言,强调了这次“行走的法治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条成功的路、团结的路,表达了对甘肃政法大学开展此次活动的感谢,愿六所政法院校此后多多交流,友谊长存。2022级警官学院学生代表张梓浩表示,我们在祖国西北的壮阔山河中感受法治精神和时代使命的交融,要将研学所得内化为成长养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实践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陇原足迹”为脉络,聚焦“法治建设与革命精神”主题,通过沉浸式学习让师生深刻领会了治沙精神、艾黎精神、西路军精神、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山东政法学院将继续深化法治思政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为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探索新路径。

随着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山东政法学院师生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校园,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信仰,在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中展现山政人的担当与作为。

下一条:刑事司法学院与海阳市龙山街道签订共建协议

山东政法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 SDUPSL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解放东路63号 邮编: 250014 E-mail: xxhbgs@sdupsl.edu.cn 鲁ICP备 10007285号
信息维护: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

山东政法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 SDUPSL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解放东路63号 邮编: 250014 E-mail: xxhbgs@sdupsl.edu.cn 鲁ICP备 10007285号
信息维护:宣传部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