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公布了2025年“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应用场景案例评选结果,我校推荐的《基于大模型的精准教学评价赋能闭环育人体系构建》案例成功入选。本次评选共遴选出全省本科高校典型案例55项。
该案例由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申报,杨同峰、常旭、张茜、尚蕾、董士程、房志峰等教师组成的团队,聚焦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教学评价粗放、学情反馈滞后等现实痛点,依托豆包、DeepSeek、QWen等多个大模型系列,开发了基于大模型的在线考试评阅系统,构建起“教—考—评”一体化的闭环育人体系。

案例在技术与教学融合方面实现多项重要突破:一是创新构建“知识点—能力层”双维认知诊断模型,借助大模型语义分析能力,精准识别学生在知识细节缺失、概念本质混淆、思维路径偏差等方面的错误类型,突破传统仅依赖分数统计的局限;二是建立“评价—反馈—优化”实时联动机制,自动生成班级知识点掌握热力图,标注共性错误簇,推送靶向补救资源,并为课堂重难点调整提供建议,助力教学策略实现自适应优化;三是研发“结构化解题框架解析技术”,构建多维评分矩阵与错误溯源引擎,实现对算法设计、程序调试等复杂主观题的全流程自动化深度分析。
在实践应用中,该系统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在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结构》《数据恢复技术》《C++ 语言程序设计》等多门课程中投入使用,支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程序设计题在内的全题型作答,并提供绘图编辑、草稿纸等特色功能,有效减轻教师评阅负担,提升教学精准性。此外,系统已推广至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并拓展应用于企业招聘、培训考试、社会稳定评估员考试等多元场景,展现出良好的跨领域推广应用潜力。
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案例入选为契机,紧抓教育数字化改革机遇,持续优化系统功能,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完善智慧学习环境、丰富数字教育资源、提升课程教学智慧化水平,进一步增强“教—学—评”闭环育人实效,为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全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