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重要指示,扎实推进困境青少年帮扶工作,警官学院“法育心苗”社会实践服务队联合临沂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为全市229名孤困儿童开展“三下乡”孤困儿童心理帮扶社会实践活动。8月7日,警官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彭俊磊一行赴临沂市开展专题调研与慰问活动,聚焦孤困儿童心理健康与法治素养提升,为基层法治实践注入专业力量。

临沂市手牵手孤困儿童心理辅导志愿服务团作为关爱孤困儿童的重要志愿力量,探索了“扶心+扶志+扶智+扶技”的精准帮扶模式,让6400多名受帮扶孩子重回健康成长轨道。临沂市关工委副主任、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刘仕江详细介绍了服务团组织架构、帮扶模式及在孤困儿童心理干预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彭俊磊一行抵达临沂市智星实验学校后,亲切看望了正在此开展暑期“法育心苗”实践服务的警官学院师生团队,并与队员们深入座谈。座谈会上,彭俊磊认真听取了服务队队员连日来的实践反馈、初步观察及后续工作计划汇报。他充分肯定了服务队前期工作成效,并围绕重点目标提出指导要求。一是聚焦“政校家社医”协同效能转化,要求队员们充分发挥警官学院的专业优势,将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深植儿童心中。二是强化科学评估与动态调整,指导团队设计专业的心理测评问卷,用于记录孩子们在心理团辅及警体训练等活动前后的状态变化,科学量化干预效果,为后续方案优化及协同机制的长期建设提供实证依据。三是深化资源整合与精准对接,强调实践方案必须紧密结合当地孤困儿童的实际需求,利用好协同机制汇聚的各方资源,确保行动靶向精准、支撑有力。

座谈会后,举行了夏令营开营仪式。仪式现场,临沂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关委员会成员以及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到场参会。现场连线30余个基层志愿团时,“沂蒙无孤、爱洒人间”的朴素愿景令人动容。
此次调研与慰问活动,不仅为孤困儿童心理帮扶工作提供了专业支持,也为推动基层法治实践与社会治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