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将“丰”型传媒特色人才培养理念中的“精专业”和“强实践”紧密结合,传媒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推进“靛青工程”素质拓展项目,逐步将“靛青工程”项目化、常规化、模块化。我院“靛青工程”活动立项科学、导师指导专业、工作流程规范、项目设置固定,逐渐形成了“靛青工程”课程化建设新模式。
传媒学院着手于活动开展“课程化”,积极组织开展与专业教育有关的活动项目,将素质拓展活动和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参考第一课堂的学习进度,让“课程化”的素质拓展活动跟着“课程”走,使“靛青工程”与第一课堂联系更紧密。在活动立项方面,传媒学院每年年初将全年计划组织开展的素质拓展活动项目进行研讨、设计和编排,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外,特别重视能够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项目设置,统一规划管理,明确教学目标,使“靛青工程”活动立项更科学;在活动指导方面,由专业老师进行专业指导,更好的实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提高活动开展质量和水平,使“靛青工程”活动指导更专业;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传媒学院严格落实“六步走”的要求,认真拟定活动文件,及时对接相关指导老师,使“靛青工程”活动流程更规范。学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专业类活动的实践和锻炼,进一步检验“第一课堂”教育效果,更好地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今年,传媒学院共申报“靛青工程”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项目近60项,其中与专业培养有关的活动项目超过半数,涉及文学写作、版面设计、图片制作、视频拍摄、报刊编辑、演讲表达等类别。多样性、专业性的活动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学术专业素养、文化艺术素养同步提升,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成长成才的平台。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