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我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外国语学院联合山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组织62名师生及家长代表开展了“法育青苗”法治教育主题研学活动。外国语学院精心组织本次活动,设置历史教育、法典研习、实践模拟三大模块,突出“观摩+体验+互动”,构建了“理论奠基—价值引导—行为养成”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链条。
在历史教育环节,研学团队首赴历下双拥公园开展现场教学。外国语学院法律英语专业2024级学生赵靓雅运用双语讲解模式,结合“半条棉被”“小推车支前”“济南战役首战茂岭山”等党史经典案例,阐释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意义。
随后,团队来到民法典主题广场开展法典研习。团学志愿者们选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第1198条公共场所安全保障义务、第19条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等相关规定,结合“商场防滑垫缺失致摔伤”“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追回”等典型案例展开讲述,将法典条款具象化为权益保护的生活场景,提高师生家长的法治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
在实践模拟环节,研学团队围坐学校模拟法庭,通过角色扮演完成了“校园人身损害纠纷案”的流程审理。小学员们纷纷化身“小法官”,用稚嫩却充满思考的话语表达着自己对“法”的理解,有的将法律比作“超级盾牌”,有的视为“明亮灯塔”……这种互动体验,在小学员们的心中播下了法治的种子。
本次法治研学是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的重要实践,通过整合校史资源、法典资源、师资资源形成法治宣传教育的有益探索,有助于破解青少年普法教育中存在的认知抽象化、场景单一化等难题。外国语学院将依托“法育青苗”品牌,不断创新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形式,让法治阳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