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大学、中美法律信息与图书馆论坛执委会共同主办,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协办的第五届中美法律信息和法律图书馆论坛(CAFLL),于6月1日到2日在杭州举行。图书馆胡杨副馆长应邀参加本届论坛并在“法律图书馆在社区中的创新作用”专题讨论中担任主持人。
本届论坛以为“Reimagining Law Libraries——共创 共享 共赢”为主题,围绕“法律文献检索课纳入法学院课程的成功案例”、“法律图书馆在社区中的创新作用”、“法律学术图书馆与大学图书馆系统的合作”、“二十一世纪法律图书馆的设计”、“法律图书馆协会和联盟的角色”、“通过教师服务项目提高法律图书馆的价值”、“电子资源使用统计数据”、“大数据如何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八个专题展开讨论。
出席本届论坛的包括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60多位专家,及美国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波士顿大学、德国汉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的24位外方专家。
中外专家认为,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法学学科的应用性强,法学院校图书馆与社会的联系应该更为密切。在互联网和全球化时代,信息资源日益多样化、开放化。知识服务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对馆藏布局、馆员素质、服务体系等带来了新挑战,大学图书馆应该加快运用新技术,实现全球信息更充分的交流。
通过参加此次论坛, 可以更好的了解国内外法律专业院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提升我校的知名度,加强与同类院校的沟通与交流,为将来更好的合作奠定基础。
首届中美法律信息及图书馆论坛(CAFLL)于2009年5月在北京召开,并被列为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根据首届论坛达成的“香山宣言”,该论坛每两年在中美两国轮流召开。通过举办该论坛,促进了各国图书馆界互通有无,推动了两国法学教育和法律图书馆建设。该论坛是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法学院校图书馆合作交流的活动之一。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