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6日,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蒋海升率调研组赴青岛市司法局、青岛市人民检察院、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青岛金家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山正律师事务所等五家单位访企拓岗,并调研法治人才培养、就业和校友工作。学校招生就业处、法学院、商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及部分毕业生代表参加活动。
在五家单位的相关活动中,蒋海升对他们给予学校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对参加座谈的校友们表示亲切慰问,并简要回顾了学校70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办学成就,重点介绍了学校专业建设、师资培育及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希望通过调研听取相关领导、行业专家以及校友们的意见,为学科调整、培养方案优化及就业岗位开拓提供重要指导和依据,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探索形成与青岛市法律服务、财经金融服务行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长效合作机制,共同为法治中国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与青岛市司法局的座谈交流中,青岛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邓焕礼对学校近年来的发展成就表示赞赏,并简要介绍了青岛市司法局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及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他强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法治工作队伍,是实现法治建设目标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青岛市司法局将以本次座谈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地校合作,不断为青岛引入更多山政优秀法治人才,为法治青岛建设提供更多智力支持,贡献更多法治力量。青岛市律师协会副会长魏建坤,山正律师事务所主任、校友代表鲍清,山东青大泽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校友代表刘佳惠等参加座谈,分别围绕法律服务行业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交流发言。

在与青岛市人民检察院的座谈交流中,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毛永强表示,检察机关与高校在法治人才培养中肩负着共同使命,双方在实务教学融合、理论课题研究、检校人才互聘、法治文化共建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希望发挥各自优势,创新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推动检校合作上台阶、上水平。人事处处长赵煜亮介绍了青岛市检察系统公务员招录政策和岗位设置情况,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单杉介绍了检察领域调研工作和理论课题研究的情况,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段晓政、第六检察部副主任陈刚等实务专家结合检察实践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素质能力需求,第四检察部一级检察官潘学乾、第一检察部一级检察官助理褚亚男作为校友代表分享了检察官职业发展感悟,并表达对母校建校70周年的深深祝福。调研组一行参观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和案件管理中心。

在与青岛金家岭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座谈交流中,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吕建斌表示,法治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工程,随着金融产业与法治建设的深度融合,青岛中央法务区金融法务区依托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优势,成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前沿阵地,正在构建集法律服务、调解、仲裁、审判“四位一体”的全链条法务业态,对“懂法律、通金融、精实务”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凸显,期待与学校共建高质量法治实践平台,推动“教学-实践-就业-人才”链条无缝衔接,共同培育新时代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青年人才。

在与青岛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的座谈交流中,党委书记、主任高杰深入解读了青岛市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及市级层面出台的就业促进政策,表示将持续为我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更精准、更高效的服务和支持。市人社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处副处长张蕾介绍了事业单位招录的法律类岗位设置情况,中心就业服务部部长于宁宁、人才引进部副部长李晓分享了青岛市就业服务进校园的实践经验,表示将为青岛市用人单位前往山东政法学院招聘牵线搭桥。

在到访山东山正律师事务所时,蒋海升一行看望了山东政法学院青岛校友会的校友们。蒋海升在致辞中回顾了学校发展历程,强调校友事业是学校事业的延伸,邀请校友返校参加建校70周年活动。学校校友会秘书长张晓明介绍了校友会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校友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山正律师事务所主任、青岛校友会会长鲍清建议探索推动律所与院校法律人才双向培养机制,为青岛校友提供更多学术交流和专业培训机会,同时为山政学子搭建实习实践和职业教学的平台。解伟霞、车卫卫、徐海音等校友代表深情回顾在校时光,感恩母校培养。会后,蒋海升为山正律师事务所等单位授牌“就业创业基地”和“青岛校友之家”。
此次调研通过访企拓岗、校地研讨、校友联动等多元形式,深化了校地合作,为拓宽毕业生实习就业渠道、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实践依据。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挖掘就业岗位资源,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同时以建校70周年为契机,凝聚校友力量,构建协同育人、共赢发展的新格局。